更新时间: 2024-03-10 14:03
科幻片照进现实了!
最近,音乐人包小柏「复活」去世女儿的新闻,引发关注。
2021年,他的女儿因病离世,年仅22岁。
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,转而钻研AI技术, 创造了女儿的数字生命。
实现了和女儿线上的对话、交流。
这则新闻并没有引发太大争议。
大部分人都被朴素的父女情打动,感叹这才是科技发展的意义。
相比之下,另一则新闻更让人们惊诧。
据悉,「AI复活技术」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,进入了大众市场。
在购物平台,最低仅需10元就能「复活」亲人。
这意味着,在不远的未来,「AI复活」可能成为普遍现实。
届时,将会发生什么?
期待之余,和很多人一样,鱼叔也有很多担忧和恐惧。
今天,我们不妨一起聊一聊——
很多人称包小柏是现实版「图恒宇」。
《流浪地球2》中,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,同样经历了丧女之痛。
他难以释怀,选择将女儿丫丫的意识上传至数字生命世界,使其在虚拟世界永生。
父女俩跨越生死,隔着屏幕相见的那一刻,让很多人为之动容。
实际上,现实中,在包小柏之前,已有了不少先例。
几年前,一位韩国母亲在女儿去世3年后,仍旧无法从悲伤中走出。
一个技术团队利用她女儿生前的影像,重塑了她的数字生命。
母亲只要戴上VR眼镜,就能身临其境地看到自己的女儿,还可以正常交流,甚至拥抱。
2018年,23岁的英国男孩詹姆斯·邓恩(James Dunn)去世。
在他的葬礼上,一个科研人员拿出一个硬盘说,「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詹姆斯。」
这个硬盘是基于詹姆斯的大量思想数据,生成的人工智能语音库。
凭此,詹姆斯的数字化身得以「活」在虚拟空间。
就像柯南剧场版《贝克街的亡灵》里的弘树。
此前,对这一类新闻,人们大多还抱着猎奇心理看待。
认为这应该像「冷冻复活」技术一样,属于特权阶级的冒险,离普通人还很遥远。
但如今,这扇大门似乎已经向普通人敞开。
随着AI浪潮再次席卷而来,「AI复活」产业也悄然萌芽。
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直言「需求火爆」,他在一年就完成了653个订单。
客户都是普通人,价格没有人们想象中昂贵。
平均一单几千到1万元不等,很多订单源自失独父母。
对此,大多数人持乐观态度,相信它的确有助于抚慰人们的伤痛。
为了解大众的接受度,微博上曾发起多个投票。
认同、接受的选项都得票数最高。
不难理解,家人离世的悲伤,每个人都能体会。
尤其是孩子的夭折、伴侣的离世,给人的打击有时是毁灭性的。
韩剧《熙秀》中,孩子遭遇车祸身亡,母亲的精神状况一落千丈。
她断绝所有人际往来,整天躺在沙发上一遍遍看着女儿生前的视频。
「AI复活」技术的出现,成了照进她生活的一束光,让她重新活了过来。
但正如很多科幻作品对「AI复活」的想象,往往会走向失控的暗黑结局。
我们都知道,死亡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,这种心理安慰是十分有限的。
在《南方都市报》的报道中,一名心理咨询师表示,心理疗愈和「AI复活」的交集很小,两者反而更有可能背道而驰。
一方面,「AI复活」的片段会使生者沉溺于幻像,愈发逃避现实,更难从悲伤中走出来。
《熙秀》中的母亲见到「AI女儿」后,就开始自欺欺人,不愿承认女儿的离世。
她几乎抛弃了现实世界,整日沉浸在VR世界中,对丈夫也置之不理。
另一方面,如果AI还原得不够到位,会产生二次伤害。
一旦意识到这是假的,人们就要被迫确认亲人已死的事实。
而对最亲近的人来说,这种「不到位」几乎是必然。
《黑镜》第二季中,女孩的男友去世后,科技公司帮她「复活」了男友。
女孩起初几乎确信,这真的是她的男友,因为他们的说话方式、行为习惯都一模一样。
但,数据库缺失了他们最私密的生活部分。
发生性关系时,一切都暴露了。
女孩意识到,他再像也不是真的。
失去爱人的痛苦再一次排山倒海而来。
此外,站在逝者角度,也值得追问,人们真的愿意在离世后,仍旧以这样的方式活着吗?
曾经鲜活的人,变成了被动提供情绪价值,即取即用的工具人。
就像网友说的,这更像一种「赛博宠物」。
「AI复活」的从业者积极建议,为了更完美的数字生命,人们应该多留存一些影像资料。
但事实是,现代人反而更愿意隐藏自己。
仅三天可见的朋友圈,不定期删博的习惯。
外加滥用ai换脸的负面新闻增多后,人们反而越来越警惕私人信息的流出。
况且,「AI复活」技术对私人信息的提取,一直存在隐私权的争议。
国外很多人工智能公司都是全网抓取信息,包括各种社交平台上私人化的情绪表达。
《黑镜》中为了复活男友,AI公司也是这样做的。
不仅搜刮了公开的社媒发言,还侵入了男友的私人邮箱。
但我们不知道,女孩的男友是否愿意被取用这些信息,是否愿意被这些赛博碎片定义。
不过,退一步讲,上述这些问题还是源于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「复活」,无法真正让AI替代逝者。
很多人不能接受,也是因为觉得它终究是假的。
现在市面上的「AI复活」技术主要分为:通过文字、图片、影像等数字信息打造虚拟人格;AI换脸;仅仅让图片动起来。
终究都是依赖于信息库,生成的「产品」。
可以想象,如果可以真正实现「复活」,确实会打消许多疑虑。
像科幻动画剧集《万神殿》中的「上载智能」,通过扫描大脑神经,真正实现意识复活。
它不是模拟和还原人脑,而是直接让人活在机器里,「复活」前后的情感、思维相贯通。
剧中,女孩能与离世的父亲探讨人生价值,分享生活趣事。
这和父亲生前没有任何区别,也就无从谈二次伤害。
虽然听起来遥不可及,但这的确属于人工智能更为前沿的研究领域。
神经科学、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等方向的探索一直未曾停滞。
放眼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,真正的「复活」也未尝不会发生。
如果说,市场乱象可以打击治理,技术问题可以迭代完善。
有朝一日真正实现AI复活,可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死观的问题。
试问,人真的如此恐惧死亡,执着于永生吗?
美剧《上载新生》里,意识上传技术问世后,无数人趋之若鹜,梦想在虚拟天堂永生。
但回到现实中,「AI复活」几乎都是生者为逝去的家人购买。
很多人认可这一技术,也是因为怀念逝者,理解生者。
少有人为自己定制,希望自己能以这种形式活下去。
也可见它和宗教一样,更像给生者的精神鸦片。
事实上,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,真正的「永生」可能未必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美好。
曾写出《闪灵》的恐怖大师斯蒂芬·金认为,他自己最恐怖的作品是《宠物公墓》。
他觉得他这次写得「太过了」,一度把书锁进抽屉里不敢出版。
故事中,一个家庭无法承受女儿的意外离世,想方设法让女儿复活。
但当他们的女儿从坟墓里爬出来,喊着「妈妈」扑进他们的怀抱时。
母亲却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,她的手僵在空中,迟迟不敢抚摸。
而现实中那个23岁的英国男孩詹姆斯。
虽然他的意识复活,他的朋友与其交流后都认为这几乎就是他本人。
但他的妈妈至今不敢与这个虚拟的儿子对话。
她感到有些「可怕」。
因为死亡,依然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黑洞。
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想象,还没法脱离哲学、宗教层面,完全依赖现代科学。
那么,设法用科学去征服它,后果就难以预料,也因此让人心生畏惧。
至少现在,克服死亡,比起实践,更有效的还是认知层面的改变。
无法接受亲人的离世,问题在于对死亡、意外和生命如何体认。
把死亡当作生命的终结、意义的丧失,就无法承受死亡的打击。
但如果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部分,人生的必经之路,它就没有那么沉重了。
就像《寻梦环游记》中说,只要记得,就没有什么逝去。
如果逝者美好的品格和作为被活着的人所继承、传递,这可能是更有价值的「复活」。
「AI复活」技术的发展,必然伴随着对生命价值的重塑。
但如果一开始就认识到,生命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恰恰源于其有限性。
文明和进步是穿越无数死亡和灾难后,在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。
当我们有能力直面悲伤,接纳死亡。
那么,AI复活技术的基点又是什么呢?
全文完。
更新于:8个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