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2024-04-04 11:05
请允许我用本剧预告片中的一段话,作为开场:
我们这碗酒!
敬中国军人!
敬中国军队!
敬牺牲的烈士!
再来一句剧中引用的毛主席名言: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
不用我多说,大家应该知道接下来要说的这部剧是什么。
不拐弯抹角了,《上甘岭》。
终于要来了。这也许将是2023年国剧,最后的王炸。
我知道大家想说啥?
这一天天的,不都是王炸吗?
的确,今年的热剧,真是不少。
但要说王炸,其实还是集中在上半年,《狂飙》热度无敌、《漫长的季节》口碑第一,说这两部是王炸,我认!
其他的,还有谁撑得起王炸?
说实话,今年下半年的国剧市场,的确不如上半年。
上新的电视剧不少,但是以流量大剧居多,能够被称为王炸的,其实是凤毛麟角。
杨烁、张翰主演的《珠江人家》,在央视一套的加持下,收视频频破2,有很大机会成为全年收视冠军,但在全网热度上,还是不足。
但接下来这部年度大剧,应该已经预定了一个年度王炸的席位
有多位博主爆料,央视一套预计于11月13日,播出24集战争大剧《上甘岭》,接档的,正是收视气势如虹的《珠江人家》。
制作公司,博纳。导演,刘伟强。
主演,黄轩、王雷,还有唐国强、卢奇、刘劲、 王伍福。
再加朱亚文、李晨、冯绍峰、刘浩存、袁文康、释小龙、杜江、潘斌龙、周小斌、印小天、欧豪等。
这样的故事,这样的阵势,我敢说,《上甘岭》一开播,那些娱乐剧,都得退散。
是时候,和大家一起回到那片滚烫的战场,看一看英雄们,是如何在上甘岭那片弹丸之地,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,用鲜血和生命演绎出那首英雄赞歌风烟滚滚唱英雄,四面青山侧耳听 侧耳听。
从地理上来讲,上甘岭,只是一个五圣山前沿的597.9高地与537.7高地之间,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。
可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,上甘岭三个字,有着异乎寻常的重量。一代代国人,打小就在课文里读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。
而影视作品中最著名的,当属1956年上映的电影《上甘岭》。
彼时, 这部影片的上映,不知鼓舞了多少人的心灵。
而距离电影上映,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的时光,当年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,甚至当年在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老一辈观众,许多都已白发苍苍,或者已经去世。
是时候,把当年的故事,讲给新一代观众听了。
1952年,我志愿军在经历了多次战役后,已经取得了战场地面作战的主动权。
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得不与我方谈判,但为了取得在谈判桌上的利益,他们决定在上甘岭地区做最后一搏。
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,中国人民志愿军,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,展开了一场激战。
该战役后来被命名为上甘岭战役 。
战役的激烈程度,极为罕见。
炮火密度,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准,我志愿军战士,面对敌人倾斜的炮火,转入坑道作战。
最终,经过43天的战斗,我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,彻底打消了敌人的嚣张气焰。
这场战役,千古留名。
故事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过,但当博纳决定全景式拍出上甘岭战役,这个故事,或许远超你的想象。
《上甘岭》这部大剧的看点很多,但核心看点其实就一个:我志愿军为什么能打赢上甘岭战役?
这场历时43天的战斗,双方部队反复争夺阵地59次,敌军900多次冲锋全被打了回去。
战斗让美军将领直言被打成了傻子。
《上甘岭》发布的预告片,虽然只有1分多钟的时长,但许多画面都已经再现了那场壮美之战。
细说起来,上甘岭战役和任何战役一样,讲究天、地、人。
先看天。
相信很多观众不会忘记《长津湖》的冰天雪地。
我志愿军缺棉衣、缺食物、缺武器可以说什么都缺。
《上甘岭》中,这些困难依然存在。
上甘岭崇山峻岭,地形复杂,冬季多雪。
志愿军战士们从头至尾都是在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战斗,冷了只能硬抗,饿了渴了只能吃雪充饥,但到了最艰难的时候,连雪都吃不上,这又是因为上甘岭战役,特殊的
「地」。
上甘岭战役之所以打得美军胆寒,甚至被美军收录在军事教材中,因为这一仗,打得太难了。
1952年10月14日,美军筹谋已久的摊牌行动正式搬上战场,他们的目标就是我方志愿军占据的五圣山上甘岭阵地。
对于这次的战役,美军是相当自信,据他们估计,夺下阵地,最多也用不了五天,伤亡人员至多两百人。
为何?因为而上甘岭阵地总共也才3.7平方公里。
美军心想,用炮弹都能把山头削平了。
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,据史料记载,上甘岭战役中,联合国军总共出动了3000架飞机,光是飞机掷弹,就达到了五千多枚。
最激烈的一天,联合国军一天就派出了250架飞机,扔下了500枚炸弹。
每秒六发的频率,让战场变成了火海,就连阵地都被炸的削去了两米。
而当时驻守阵地的志愿军,仅有两个连的兵力和火力,只有15门山炮以及12门迫击炮,以常理推断:
这场仗,怎么能打赢?
答案在于最后一个字:人。
当14日美军发起进攻时,300多门大口径火炮,27辆坦克,50余架飞机的火力,直直朝着597.9高地与537.7高地袭来。
为了让阵地里的志愿军放弃阵地,美军直接切断了我方所有通讯。
与外界绝缘,物资匮乏,再加上持续不断的炮火轰炸,按理说守军一定是伤亡惨重,攻方确实应该很快拿下阵地。
除了一点,他们面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。
当年的美军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是,阵地都快被削平了,为什么志愿军的战斗力,非但没变弱,反而越战越勇呢?
才仅仅过去了一个上午,美军第七师的两个营就已经死伤过半,一个满员步兵团也被打残。
这一天,我志愿军就总共消灭了将近两千名敌军。
面对敌人重火力狂轰滥炸,上甘岭的阵地,已经几乎被敌军占领,逼得志愿军只得退守坑道。
但就在这种情况下,趁着夜色,志愿军一次次向敌人发起进攻,又一次将敌人赶了下去。
至此,联合国军伤亡超过了7000人。
美军心态已经打崩了。
他们无论怎么研究都想不明白,一场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,都占绝对优势的小战斗,怎么可能这么多天都拿不下来。
后来他们总算想明白了一点:坑道。
于是他们通过封锁出口、强行爆破、断水断粮的方式,想要把我们的志愿军困死在坑道里。
志愿军最艰难的还不是敌人的爆破和没粮,而是没水。
在地面作战还可以吃雪,现在志愿军却只能通过缝隙,接取地上流下的污水,实在没有,就只能喝尿。
看过上甘岭电影的观众应该记得,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立二等功这句话,这并非只是艺术的虚构。
但敌人又一次万万没有想到,志愿军竟然生生挨过了23天。
而在这场小山头上打大仗的战斗里,涌现了黄继光、孙占元、牛保才等英雄。
经过了43天的战斗,我志愿军最终守住阵地。
剧集中,多个坑道内的场景,那震撼人心的血书,以及屹立不倒的军旗,不仅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官,更是对当年战役的真实再现。
拍出了这些,才算真正拍出了上甘岭战役。
能拍好吗?
珠玉在前,电影实在太经典了。
拍摄这部大剧本身,就是一场硬仗,打这张硬仗的出品公司,正是博纳影业。
从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湄公河行动》到《红海行动》,战争类型,博纳绝不陌生。
而创造内地影史票房纪录的《长津湖》和《水门桥》,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证明,博纳操刀战争史诗大制作的实力。
而博纳过往一个重要成功经验就是,请大导演,拍大片。
一个冷知识,当年的《长津湖》,最初定下的导演,是刘伟强。后来遭遇疫情,为加速拍摄,导演阵容加入了陈凯歌、徐克、林超贤。
到能够拍摄的时候,因为刘伟强已经开始拍摄另一部大片《中国医生》,不得不退出拍摄。
这一次,刘伟强不会再错过了。
许多人对刘伟强的印象,大概就是《无间道》系列。
实际上,他还拍过《头文字D》等大片,为陈可辛的《十面围城》助过阵,可以说,香港导演中,最能拍摄大场面的,除了徐克、林超贤,就是刘伟强了。
近几年,刘伟强连续拍摄了《中国机长》和《中国医生》,票房都不错。
由他掌舵本片,剧集的战争场面,自然不用担心。
但真要确保剧集品质,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
《上甘岭》主演是黄轩、王雷,还有唐国强、卢奇、刘劲、 王伍福。
更有朱亚文、李晨、冯绍峰、刘浩存、袁文康、释小龙、杜江、潘斌龙、周小斌、印小天、欧豪等组成的强大阵容。
先说两位主演。
作为中生代男演员的代表之一,黄轩的演技,应该没人会质疑。
但有观众可能认为他文艺气质太浓,不像个战士。
实际上,黄轩这些年演过不少硬汉角色,在《非凡任务》中,他扮演过警方卧底。
在冯小刚的《芳华》中,他就演过战士。
在谍战剧《瞄准》中,他演过枪械专家和狙击高手。
而看过他《山海情》中的表演,看过他土气的造型和传神的演绎,就更不需要怀疑,他能够演好一个志愿军战士。
剧中有场戏,是他热血沸腾地说出:回家!我相信,他绝不会让观众失望。
再说王雷。
看过王雷在《功勋》中的李延年篇章中,演出的能文能武李延年,应该就不会对王雷出演本剧有任何质疑。
他塑造的李延年,不仅有一种刚毅的军人气质,更有谋略有智慧,好几场重头戏,都看得观众落泪,哪怕是无言的眼神戏,依然打动人心。
本剧中他扮演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,一场端起酒杯敬烈士的戏,依然有动人心魄的力量。
之前在一场电视剧盛典上,王雷也分享了《当我们说起上甘岭的时候,我想到什么?》。谈起他理解的上甘岭精神,分享创造角色的心得体会,能够感受到,他的投入和用心。
这个角色,也是绝对不会错。
再说观众最熟悉的老演员。
首当其冲,当然是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主席。
一个字评价:稳。
刘劲继续饰演周总理,卢奇饰演邓小平,周小斌饰演彭老总。
这几位老面孔一出来,战争大剧的味道就正了。
最后说几位我特别期待的黄金配角,也是战争剧的老脸。
其一,朱亚文。
《我们的法兰西岁月》中,他就凭借年轻时期的周总理形象惊艳四座。
《长津湖》中,他饰演的指导员可谓深入人心。
这次他再次穿上军装,在剧中站上抗美援朝战场,我脑海里立刻响起那句台词了这场仗我们不打,子孙后代就要打。
其二,袁文康。
很多人应该还记得,他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《集结号》中,扮演的王金存,从上战场前的浑身发抖,到最后视死如归,角色虽小,却看得观众热血沸腾。
这才是真男儿。
希望他能再一次惊艳观众。
其三,李晨。
不得不承认,李晨是国内战争类型最好的中生代演员之一。
在《士兵突击》中,他扮演吴哲,在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中,他扮演张立宪,《生死线》中,他扮演龙文章,《好家伙》,他扮演时光,当然,还有《长津湖》中的余从戎。
每一个角色,都可圈可点。
《上甘岭》中,李晨戏份应该不多。但在预告片中有限的镜头中,李晨的角色嘴唇干裂,满面灰尘,眼角流下的泪水,涤荡人心。
这些好演员的好演技,永远是一部战争大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剧集当然会成为爆款。
剧集接档的是央视一套的高收视年代剧《珠江人家》,喜欢上部剧的观众,几乎可以无缝对接到《上甘岭》。
剧集此时开播,没有同类型的竞争对手。
众所周知,央一的战争大剧,收视率从来不差。
从《跨过鸭绿江》到《冰雪尖刀连》,都可见观众对这类题材的青睐。
但《上甘岭》的目标,绝不应该只是成为爆款,而是要成为经典。
无论是抗美援朝题材大剧,还是战争大剧,都太久没有出现新的经典了。
《上甘岭》的优势相当明显,传说2.5亿的大投资、大导演、出品公司经验丰富,24集体量短小精悍,演员阵容极其华丽。
但,最关键的,还是要做到一点,就是剧里有魂。
当年写《冬与狮》,兰晓龙曾说过这么一句话:
为什么这场战争打成了这样?如果《冬与狮》把这事说清楚了,这戏就成了。
套用这句话,为什么上甘岭战役打成了这样,如果《上甘岭》把这事说清楚了,这戏就成了。
预告片中有两个有关军旗的画面,撼动人心。
一是敌人的军旗,被轰上了天。
二是我们的旗帜,在被漫天炮火洗礼的上甘岭,巍然不倒。
这样壮美的场景,这样视死如归的眼神,这样冷峻肃杀的气氛,这样不惧生死的举动。
当然会让观众感动,让观众震撼。
从上甘岭弹丸之地,到整个抗美援朝战场。
其实到最后,观众是从一场战争中不同的侧面,看到一曲壮烈的英雄赞歌。
志愿军到底为什么打赢?中国为什么能打赢?
因为我们有着一群超出所有敌人想象、奋勇向前的英雄儿女。
他们的信念,则是来自于简单四个字:保家卫国。
那段历史,我们永远不应忘怀。
我想,这也正是这部《上甘岭》,最大的意义所在。
比起收视,我更在意的是多少观众能透过屏幕看到那场壮烈的战役。
比起爆款,最关键是剧集如何再现当年的英雄壮举。
我希望剧集能成为国剧年度爆款,是因为我希望最多观众能在追剧后说出那句话:我们永远不会忘记!
更新于:8个月前